教科书上的传奇珍·古道尔去世, 享年91岁! 她改写了“人类”的定义
eu欧亚体育
eu欧亚体育

新闻动态

教科书上的传奇珍·古道尔去世, 享年91岁! 她改写了“人类”的定义

发布日期:2025-10-08 07:58    点击次数:77

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日,联合国和平使者、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珍·古道尔因自然原因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享年91岁。当时她正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为环保事业奔走。珍·古道尔研究所发布的讣告中写道:“她在睡梦中安然离世。”这位被称为“奔跑的特雷莎修女”的科学家,一生中有超过60年奉献给了黑猩猩研究和环境保护,每年300天奔波于世界各地。

1960年,26岁的珍·古道尔带着母亲的陪伴,踏入坦桑尼亚冈比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当时科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人类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这位没有大学学位的年轻女子即将颠覆这一观点。最初几个月,黑猩猩们在500米外一见她就逃跑。凭借惊人耐心,她逐渐获得了黑猩猩群的接纳。她给黑猩猩取名字而非编号,与它们同吃同住,最终完全融入了它们的群体。“灰胡子大卫”——第一只接纳珍的黑猩猩,让她目睹了历史性一幕:这只黑猩猩精心修剪树枝,将其伸入蚁穴“钓”白蚁吃。这一观察证实了黑猩猩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打破了人类独尊的边界。她的导师、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得知后激动地发来电报:“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人类,重新定义工具,否则接受黑猩猩是人类的一部分!”

在长达数十年的野外研究中,珍·古道尔的发现不断刷新科学界的认知。她发现黑猩猩不仅会制造工具,还是杂食动物,会猎食小型哺乳动物;它们有着复杂的社会行为,会拥抱亲吻、发动战争,甚至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情感。1965年,凭借对黑猩猩群体生态学的突破性研究,没有本科学位的她获得了剑桥大学动物行为学博士学位。随后她受聘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副教授,并在贡贝建立了研究中心,持续进行人类迄今最长的黑猩猩野外研究。面对科学界对“主观研究”的质疑,珍始终坚持自己的方法:“我看到的,是它们本身就具有的个性。” 这种将情感注入科学研究的方式,让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1986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目睹非洲森林急剧退化和黑猩猩种群锐减后,珍毅然离开心爱的丛林,投身全球环保运动。1977年,她创立珍·古道尔研究所;1991年,又发起全球青年环保项目“根与芽”。“根与芽”项目已在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上万个活动团体,激励无数年轻人参与环保。珍曾说:“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每一个机会。” 这句话也成了她人生的真实写照。尽管年过九旬,她依然保持每年300天在外奔波的节奏。2024年90岁生日时,她在短视频中做着鬼脸学猛兽咆哮:“让90岁的珍退休?开什么玩笑!”

珍·古道尔曾17次访问中国大陆,最近一次是2024年11月底的“希望之旅”。她亲眼见证了中国环境的变化,曾表示北京的空气与河流比她20世纪90年代造访时宜人太多。2016年在四川省图书馆演讲时,她为《四川日报》读者写下寄语:“你们生命的每一日,都在塑造这世界;而将其塑为何种模样,选择在你们手中。” 这句话浓缩了她对年轻一代的期望。2024年底,她在与许知远的对话中表达了对世界未来的焦虑,也为想要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温柔建议。她的著作《希望之书》等作品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珍·古道尔给世界留下的不仅是科学发现,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她曾说过:“希望不代表坐在那儿一厢情愿。希望是长长的黑暗隧道尽头的一颗小星星。我们必须爬过去,钻过去,绕过所有障碍。”在纪录片《珍》中,她说道:“当我与黑猩猩对视时,一个正在思考与推理的个体也在回望着我。” 这种对生命本质的尊重,是她留给世界最宝贵的礼物。“那个拥抱”——2013年在刚果共和国,一只被放归野外的黑猩猩在离开前给了珍一个长达十余秒的温柔拥抱。这个瞬间被无数网友转发,成为不同生命之间深厚情感的永恒见证。

珍·古道尔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人们自发悼念。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她与黑猩猩深情拥抱的画面,网友留言道:“她教会我们如何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相处。”另一位网友写道:“她开始了下一场伟大冒险。”正如珍自己所说:“死亡要么是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是这样那也不差——要么是会有点什么。如果有点什么发生,我相信没有什么是比这个发现更大的冒险了。” 她以91年的人生历程,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和奉献。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